更新时间:Feb 20,2020浏览次数:3947
工作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弄脏之后会导致防护性能下降,要及时更换。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平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或者防护面罩这些防护用品,我们将着手以下措施进行预防疫情。
(一)成立机构。
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的企业主体责任,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疫情防控领导工作小组,形成应急处置、信息报送、安全防范等工作要制。
(二)制定方案。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项防控措施均需细化并责任到人,明确各层级岗位人员的责任和具体任务、明确防控信息统计记录、体测和消毒执行、防护物品管理、紧急事件处置、落实具体人员与疾控部门及社区“三人小组”联系等任务,方案中还应包含出现疑似病例以后的应急处置预案。
(三)人员管控。
1.企业要组织对每一名复工人员进行登记造册,详细记录14天内的出行史、接触史及健康状况,形成排查台帐并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建立重点监控类清单,并规劝留在当地暂不返深复工,鼓励员工延迟返深上班。
2.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返厂返企业单位员工要排查其抵深时间。按规定完善落实企业内部医学观察、自行隔离等措施,确保其隔离观察14 天并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上岗。
(四)报健康状况。
每天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不要带病上班,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有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应主动告诉医生,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五)测体温。
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开展体温探测。发现发热症状病人(测温枪≥37.3℃,需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测腋下体温,以37.3℃作为判别体温异常标准),如是14天内从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给其戴上口罩,通知120急救车将病人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如属其他地方的人员,劝导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六)戴口罩。
提前采购口罩等防护设备,提醒员工前往公众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七)做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
1.加强通风:保持工作场所、员工宿舍空气流通。开启门窗,通风换气。通风时注意保暖,在能够保证适宜室温的情况下,可持续通风换气。需要使用空调时,可同时开排气扇。使用独立空调系统的单位,要定期清洗空调。
2.集中空调的使用:企业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继续运行:1)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2)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不符合以上条件的集中空调系统应停用。
3.预防性消毒:工作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定期用消毒水对办公场所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特别是公用办公室设备、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重点消毒。厂区内有班车、接驳车服务的,每天下班后进行一次消毒。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人人动手除“四害”,大搞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整洁,预防疾病发生。
(八)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管理
1.会议和活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大型会议,确实需要召开多人面对面会议的,所有参会人员都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必须进行消毒。不组织处职工集体活动,包括业余文娱活动,劝解员工不参与工作无关的任何集体活动。
2.就餐管理:不建议在食堂集中就餐或安排错峰就餐。员工可自带饭菜或从食堂带回饭菜到各自座位就餐。企业食堂有分发能力的,建议由食堂分发饭菜到各个办公室,避免打饭排队,人员聚集。确实需要到食堂就餐的,同一部门统一就餐,座位相对固定,尽量避免与多部门员工混合就餐,严禁面对面就餐。
3.交通管理:鼓励员工自驾、步行或乘坐班车,尽量减少社会公共交通通勤,降低在途感染风险。提供班车的企业,应对乘坐员工接受体温检测,凭卡上车。取消风险人群在隔离期间乘坐班车权限;司机将检查所有乘车人员有效证件,减少班车风险。
(九)强化人文关怀。
要加强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好企业的良好形象,高度关注被隔离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到隔离不隔“爱”。
在这里世界之星希望四月武汉樱花烂漫时,它不在封城。像往年一样,千千万万的人在树下看樱花,樱花在树上看千千万万人中国人,加油!武汉,加油!